航拍保|从飞手到复合型人才,运载无人机产业人才需求升级!

Section image

“随着无人机逐渐在更多领域解决实际问题,其市场规模正持续扩大。尤其是有一定体量规模的运载无人机,近年来技术发展迅速,相较于十年前,其自动化、安全技术等已显著提升。”

作为该领域的重要参与者,大疆运载无人机自2023年推出第一代产品以来,其应用推进速度已超出初始预期。近期推出的新一代运载无人机DJI FC100,不仅在配置规格与使用寿命上较前代产品有所优化,售价更较第一代降低 35%,为整个行业的产品升级提供了可参考的方向。从发展趋势来看,未来运载无人机有望朝着 “更强大、更安全、更经济” 的核心方向持续突破,而其能否实现大规模应用落地,关键在于运输创新模式能否为原有产业创造正向商业价值,进而拓展更广泛的价值应用场景

Section image

DJI FC100无人机

从应用场景来看,传统物流与作业模式常受地理障碍限制,存在大量覆盖盲区或难以触达的区域,而运载无人机作为新兴低空运输工具,可有效适配电力运维物资运输、应急救援物资投送、邮政末端物流及多元化民生服务等场景,进一步填补传统模式的空白。值得注意的是,伴随运载无人机产业的快速发展,行业人才需求也同步升级,尤其是兼具多领域知识与实践能力的无人机复合型人才,目前缺口正愈发明显

突破传统局限:多场景适配填补运输空

运载无人机要实现大规模应用,关键在于其运输创新模式能否为原有产业注入新活力,创造正向商业价值,进而拓展更广泛的价值应用空间。只有当创新模式与产业需求深度契合,为传统行业解决实际痛点、提升效率或降低成本,才能推动无人机从 “试点应用” 走向 “规模化落地”

Section image

传统物流与作业模式长期受地理障碍制约,在偏远地区、复杂地形等区域存在大量覆盖盲区或难以触达的地带。而运载无人机作为新兴的低空运输工具,凭借其灵活、高效的特性,可广泛适配多元场景:既能满足电力运维中的物资运输需求,保障电力线路稳定运行;也能在应急救援中快速投送物资,为生命救援争取时间;同时还可应用于邮政末端物流,打通农村、山区等区域的物流末梢,此外在多元化民生服务领域也具备广阔应用潜力,有效填补传统运输模式的空白

从 飞手到复合型人才的结构性转

随着运载无人机产业快速发展,行业人才需求同步升级,尤其是无人机复合型人才缺口日益凸显。从行业发展历程来看,2013-2018年萌芽期,行业培训以航拍飞手为主,五年累计培训约1万;2019-2023年快速发展期,无人机深入田间地头、电力线路、建筑工地、物流等场景,成为实际生产力工具,飞手分类愈发精细,培训规模大幅提升 —— 以往一年的培训量仅相当于此时一个季度的量,这一阶段累计培训超4万人,培训节奏与行业需求同步提速

Section image
Section image

无人机培训

自去年起,低空经济正式迈入全人才周期时代,人才需求呈现显著结构性变化。以往行业关注焦点多集中在 “飞手” 层面,如今真正紧缺的是具备多维能力的复合型人才。即便是植保、运载、巡检等传统类型的飞手,也不再是单纯的设备操控者:他们需掌握航线规划技能,确保飞行高效安全;熟悉安全规范,规避作业风险;具备数据基本分析能力,为后续作业优化提供支撑;同时还要掌握基础故障排查与负载调试技能。这类人才的角色已超越 “飞行员”,成为低空生态中兼具数据分析师、任务规划员与安全管理员职能的综合型从业

人才需求的爆发式增长,在无人机教培市场体现得尤为突出。无人机行业自 2020-2021年逐步在各市场兴起,因收入优于其他行业且更为稳定,业务开展势头迅猛。其中,无人机培训自2023年国家颁布无人机管理条例后迎来 “爆火”,培训业务快速增长 —— 四川当地培训学校彼时每月学生量约300人,到今年每月无人机考证人数已达约5000人,远超此前每月不足1000人的规模。学员群体主要涵盖政企单位人员、相关专业学生及创业者,多数目标为考取中型超视距执照。无人机培训业务的火热与飞手队伍的迅速壮大,正是低空需求持续增长的缩影,而这一需求背后,是强大的社会经济力量在驱动

产业规模与人才缺口并

运载无人机作为低空经济的先行者,不仅为返乡青年、退伍军人提供了优质就业与创业机会,助力其实现收入大幅增长,还通过提升整体运输效率、替代高危人力劳动,推动特色产业发展。近期 “33岁女子维修无人机年收入超500万” 的话题引发热议,将无人机维修领域的关注度推向新高。在无人机产业链中,若后端维修产业已形成较大规模,意味着前端市场具备更大发展潜力。目前,大疆无人机维修服务由代理商与自身共同承担,各省均设有售后中心,同时支持将设备寄回深圳工厂维修。此前 “女生从事无人机售后维修年入500万” 的案例,从侧面反映出当地无人机产业规模或达1.5亿元甚至更高 ——维修需求旺盛,恰恰说明当地无人机应用广泛、产业活跃度高,但也折射出用户教育与使用习惯培养仍需进一步加强

Section image

无人机维修

从维修人才供给来看,以大疆农机无人机维修为例,去年培训维修人员约六千人,今年人数还将上涨,整体存在维修人才缺口。尤其在今年低空经济及调用行业蓬勃发展的背景下,维修人才缺口进一步扩大,大疆正拓展整机维修能力,未来将根据行业发展及数量变化,考虑将维修服务进一步下沉

产业发展制约:标准与管理流程待优

尽管无人机产业发展势头良好,但当前仍存在部分制约因素。在人才资质方面,中型无人机执照对操控员的要求仍沿用过往技术标准,导致部分操控员考取执照时面临耗时久、难度大的问题,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运载无人机的发展。

在运行管理层面,运载无人机多以短途运输为主,“属地运行” 特征明显。若继续采用运行安全风险评估、空域评估等传统管理方式,将增加用户的合规时间与经济成本,行业期待未来相关管理流程能进一步简化,降低运营负担。

及无人机市场的升级空间,未来应用将主要集中在两大核心领域。一方面是无人机运输领域,需进一步覆盖更多应用场景或深化现有场景,而这一过程离不开更多专业产品的技术支撑;另一方面是创新应用平台领域,通过在无人机上搭载机器人、光机、雷达等设备,可拓展出更多元的应用可能,未来发展想象空间广阔

Section image

对于有意进入低空领域的群体,需把握三大关键要点

第一,避免盲目入局,需提前具备客户基础与资源。低空领域首批投入较高,普通人需明确自身目标客户群体,再规划后续发展

第二,重视针对性培训。以农业植保为例,即便使用同一台无人机,不同行业的应用需求与操作规则仍存在差异,通过培训考取对应执照后再开展操作,是降低行业门槛的关键前提

第三,严守安全飞行规范,杜绝暴力操作。一次不安全飞行可能导致全年收益归零,需时刻关注周边环境、不违规超载,在人员周边作业时做好防护保障。做好这三点,才能在低空领域逐步立足并实现盈利

Section image
Section image